|
[转载ZB] 很多人抱怨说我们组屋的屋价越炒越高,我没话说。这里要表达的是有关永久居民出租组屋的个人看法。
政府为了吸引外国人才不仅大开门户,同时也让永久居民在转售市场购买组屋,以解决他们的住屋问题。然而,我们有没有正视一个问题,那就是有些永久居民买了组屋不是拿来住,而是将买来的组屋出租赚钱,用租金来抵消房贷。他们滥用了政府的善意,也影响到真正有需要的本国公民。因此我建议建屋局应正视有关永久居民出租组屋的问题。
我的周围有很多来自香港的人士,当年为了逃避九七纷纷申请为我国永久居民。他们当中有很多是专业人士,在香港有很好的收入,有许多一领完居留权后又以“国外公干”为由回去香港工作,把买来的组屋“合法出租”,既留个后备屋子,又有租金来抵消房贷,何乐而不为?
既然他们长期不在新加坡,那么,他们根本就没有燃眉之急,是否应该堵住开给他们赚钱的门路?一来也许有助于抑制房价攀升,二来政府应该优先照顾本国公民,而不是外来的居留者。
另外,我认为政府应灵活地制定政策,正视公民的切身问题。例如有的乐龄人士当年所赚只够维持基本生计,将子女拉扯大已极其不易,哪有能力为自己存老本?有些顶多拥有一间组屋,于是大换小从中套取现款来养老。然而现今百物腾涨,只出不进是件令人心惊胆跳的事。于是有些老人便投靠子女,将组屋出租,除部分自用外也补贴子女的开销。
其实很多老人除非不得已,他们并不喜欢和子女同住看人脸色或为子女做免费佣人。然而因为没有存够养老金,万不得已,才行了这投靠子女的下下之策!
这一群人需要仰赖租金来过活,不得不投靠子女而将组屋出租。那么当局就不该限制他们必须住满三年或五年才能合法出租。有些屋主生病急需租金来救命,你能让他等上三或五年吗?可能他们到时已不在人间了。
经济前景不明朗,大家都战战兢兢。希望我国爱民的政府能体恤民心,在制订政策时多为黎民百姓着想,特别是老弱残疾的一群。
|
|